跳到主要內容

The Curious Garden

 

The Curious Garden

(by Peter Brown)


在城市與城市間商旅的人們,
最清楚城市的顏色了。
在奔馳的列車上,
一望無際的綠色是安心打盹兒的保證,
而漸漸被各式灰色、陰鬱色調取代的窗外景色,
則是提醒著旅人們城市中的任務即將展開。
故事中的小男孩Liam就住在這樣一個
充滿高樓、煙囪、磚牆、道路、車輛的
城市裡,
比起待在戶外,
人們寧可緊閉窗門,待在屋內。

但是這些人們不包括Liam。
Liam是個好奇寶寶,
「探險」剛好就是Liam最喜歡做的一件事,
即使下著小雨濕濕黏黏的日子,
也無法打消他想要
在住家附近走走晃晃
探險的高昂興致。

踩著噴濺水花的開心步伐,
Liam在一個深黑色的台階前停下了腳步。
那是一個廢棄高架鐵路的入口,
順著階梯就可以通往頭頂上舊鐵道,
要上去看看嗎?
Liam心癢癢的,
心中好奇的漣漪在不斷的擴大著...
去吧,去吧,
還沒想清楚,
Liam的身體很誠實,
跑上階梯、推開小門,
廢棄鐵道已在眼前。
荒蕪寂寥的景象並不令人訝異,
令Liam訝異的是
還有些野花、無人照看的植物正在掙扎生存中,
「他們需要一個園丁。」
Liam下了一個結論。

Liam may not have been a gardener,
but he knew that he could help.

只是覺得可以幫上一點點忙,
在這個完全稱不上花園的廢棄舊鐵道上,
Liam開始了"不專業園丁"的日子,
從澆水到幾乎快把花兒淹死,
修剪樹木錯誤百出,
幾個星期下來,
Liam慢慢地摸索出方法,
真的越來越像一個園丁了,
他發現:
原來有好奇心的喜歡探險的
不只有自己!
The garden was growing restless. 
It wanted to explore.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只是一個不專業園丁的開始,
卻意外地號召了城市中的綠手指們;
只是覺得可以幫上一點點忙,
卻造就一整個城市的改變。

很喜歡這本書用了curious這個字
賦予在城市中漸漸伸展的綠地
靈動的生命;
很喜歡這本書中四個沒有文字的跨頁,
城市景象的改變不需要言語,
就讓圖片說故事;
很喜歡這本書用一個小男孩雨天的探險故事,
不說教不刻意強調
卻也不經意的大聲宣告:
I know that I could help.

這本書讓我想到
the Tree Lady
(by H. Joseph Hopkins & Jill McElmurry)
Kate Sessions
憑著一己之力,
研究土壤,
研究天氣,
研究樹種,
想辦法克服種種困難,
種樹、種樹、種樹....
將幾乎要沙漠化的城市
變成了綠蔭蔽天的景象。
這是一個真人真事,
不只是故事。

而這本書The Curious Garden的作者
Peter Brown也因為一個真實的體會寫下這本書,
就在他居住的城市紐約靠近曼哈頓西側
有一條早在1980年就廢棄的舊鐵道叫作Highline,
多年來幾乎被人們所遺忘,
但就在這一段時間裡,
大自然重新為這座鐵道換上了新裝,
少了人為的干擾,
竟然生意蓬勃,
讓Peter不禁想:
What would happen if an entire city
decided to truly cooperate with nature?
How would the city change?
How would it all begin?
然後有了這本書,
也希望透過這本書
有更多"pop-up gardener"的出現。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