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The smallest Girl in the Smallest Grade

 

The smallest Girl in the Smallest Grade

(by Justin Roberts & Christian Robinson)

繪本名稱在短短的7個字中就用了2個最高級字
smallest
帶出了「微不足道」、幾近「零存在感」的主角
Sally McCabe小女孩。
Hardly anyone noticed Sally McCabe.
無論是上課時在安安靜靜的教室裡,
還是下課時在吵吵嚷嚷的遊戲場中,
你幾乎感覺不到她的存在,
只有在老師點名的時候,
大家才知道
喔!Sally McCabe有來學校。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
安安靜靜的Sally McCabe
隨時都在留心周遭發生的事情,
而且鉅細靡遺!
她有注意到孤伶伶卡在樹上拿不下來的風箏,
她有注意到學校工友叔叔的鑰匙圈上有27把鑰匙,
她有注意到樹上的葉子到了秋天會變成亮澄澄的金黃色,
她有注意到野花會向著光線斜斜的長過去,
她有注意到晚上的狗叫聲以及在教堂停車場裡開會的流浪貓。

當然,她也注意到
Tommy在走廊上被故意伸出來的一隻腳絆倒
慘摔在地上,
被人從溜滑梯上推下來的Kevin急著抹掉臉上的眼淚,
以及在親師日時突然被壯碩的爸爸拖走的Billy!
這些Sally McCabe留意到的事情揮之不去
像一塊塊石頭在她心中堆疊,
終於在
在二月三日早上11點29分整
正在排隊領午餐的Sally McCabe突然放下餐盤,
把手舉的高高的,開口了:
I'm tired of seeing this terrible stuff.
Stop hurting each other!
This is enough!
Sally McCabe一鳴驚人的振臂疾呼
結果會如何呢?
是有人嘲笑她的不自量力?
是沒有任何變化,一切照舊?
還是小小的Sally McCabe帶來了大大的新改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是一本非常適合在新年開始或新學期開始共讀的繪本,
一個良善的開始也許可以開始一段良善的循環,
定調個人對自己的期許與一個班級的班風。

《 Before Reading  》

跟孩子談善良、談正義發聲,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也許可以從這段很有感覺的影片開始:
看完影片,你會做一樣的選擇嗎?
Will you stay quiet?
那些保持沉默的人,我們怎麼稱呼他們?
你覺得他們的顧慮是什麼?
or
Will you speak up?
那些說出來的人們,
你會用什麼形容詞形容他們呢?(長相、人格特質)

《 While Reading  》

共讀故事時,
先來看看圖片,
這次不當讀者,
而是化身為Sally McCabe,
試著用Sally McCabe的視角,
問問自己:
(1) Sally McCabe看到了什麼?
接著再讀文字,
比對只讀圖時的猜測,
看看猜中了幾分。
(2) 這些看到的事情中,
哪些又特別讓Sally McCabe放在心上的呢?
(3) 預測一下,
Sally McCabe會怎麼做?
她會跟前面影片中的耳機男孩做一樣的選擇嗎?
如果做了不一樣的選擇,
後續可能會有什麼變化呢?
(4) 每一本書都有個封面,
封面相當程度是一本書的濃縮精華,
故事中哪一頁的畫面讓人印象最深刻最有力量,
可以拿來當封面的呢?又為什麼是這一頁?
→然後藉著這個問題,
帶著孩子再瀏覽一次整個故事。

《 After Reading  》

這本書無論是作者,或是繪者,
都非常值得好好介紹一番。

作者Justin Roberts是一位
曾經兩度入圍過葛萊美獎的歌手/詞曲創作者,
這個故事的「前傳」是一首他早在2003年創作的歌曲Billy the Bully,
經過十多年後,
才遇到繪者Christian Robinson,
對倡議speak up行動的想法不謀而合,
因此合作完成這本繪本。

繪者Christian Robinson則是社會邊緣人的真誠發言人,
他的成長過程不僅激勵人心,
也形塑了他成為繪本作家的創作核心。
出生在洛杉磯,
就在只有一間臥室
但住著多達六人
(祖母、弟弟、阿姨和阿姨的兩個孩子)
的家庭中長大。
一路拉拔他長大的祖母這樣說:
"Christian 有千千萬萬個非常合理的理由,
成為一個走歪的人。
五個月大就被不負責任的父親丟包給祖母扶養,
母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因為毒癮、精神疾病進出監獄,
貧困缺乏資源的家庭長大,
本身小時候其實又是個對閱讀有點障礙困難的孩子。
這樣長大的Christian說起來非常有資格怨天尤人,
甚至複製上一輩悲劇的人生,
Christian奇蹟的長成了一個很棒的大人。"
「長成一個對的人」關鍵就在家裡總不缺紙和筆,
還很小的他就發現筆下的世界是他唯一可以掌控的世界,
文字對他來說有點吃力,
但畫圖時他可以盡情而順暢的表達,
再加上高中時遇到的生命貴人美術老師
欣賞珍惜他的繪畫才華,
積極鼓勵他朝藝術創作這條路走下去,
而有了在繪本、動畫創作上都屢屢獲獎肯定的現在。
他的每一本創作都有他一路以來相信的價值:
Children need to see themselves in books.
They need to see their gender, see their color, their hair texture......
Picture books, especially, 
are like children's first mini-introduction to the world.
Seeing yourself is almost like a message,
 it's saying,
you matter, 
you are visible
and you are valuable.
所以在他的作品中,
一定可以看到
多元文化、關懷弱勢、
倡議每一個生命都有力量,
生命的每種樣貌都值得被記錄下來,
這本書中的Sally McCabe就是如此,
看似弱小卻有不容小覷的力量,
就像Christian自己提過非洲有段很有哲理的話
If you think you are too small to make a difference,
try spending the night with the mosquito.
如果你覺得力量小不可能改變什麼,
那就試著跟蚊子相處一晚看看吧!

撇開Christian Robinson
特殊的成長經歷不說,
他的繪本插圖也獨具一格,
充滿個人風格。
繽紛的色塊,
是這本書給人的第一印象,
雖然是個嚴肅的主題,
色彩卻不讓人心生畏懼,
在他的每本創作中,
他都不間斷的嘗試新的媒材,
拼貼是他的強項,
但這本是唯一一本用彩色鉛筆完成的,
另外他還嘗試過用剪紙、
用印章來創作,
每本書裡都可以看到
各種膚色、各種髮型、各式穿著的人們,
他筆下的世界都沒有整形過,
那就是世界多采多姿的樣貌。
曾經在一個訪談中看到,
有讀者想知道他最喜歡的顏色是什麼,
他回答說:
我喜歡punch這個顏色的名字。
這是個什麼顏色呢?
這本書有沒有出現這個顏色呢?
這也是個閱讀時的好任務,
值得去google一下,找一找。

After Reading Activity
這本書共讀完畢,
並不表示這個話題就此結束,
一次是活動,
很多次才能潛移默化,
很多次才會成為習慣。
以下這個活動是作者和繪者
兩人各司其職
有藝術創作speak up finger(材料易得製作簡單)
+
有歌曲(充滿力量又洗腦)
運用到五感的活動,
非常有渲染力,
大大推薦在共讀之後,
還是可以時不時拿出道具,唱唱歌曲,
深植「小我大力量」在每一個孩子的心中吧!

Point your finger in the air, 
For friendship, kindness, to be fair.
You can do anything.
Trust and believe.

Be a friend to yourself,
before anybody else.
Speak up (speak up),
Speak out (speak out),
Finger up (finger up),
and shout (and shout).
We can change the world.
We can change the world. 


留言